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告通知 > 正文

大历史与体育史的对话 ——新学期体育史研究所学术沙龙活动揭开帷幕

2016年9月27日下午,体育史研究所第73期(新学期第1期)学术沙龙在社科基地举行。本次沙龙由四川大学历史学院博导陈廷湘教授和成都体育学院博导郝勤教授共同作为主讲嘉宾担纲出席。陈教授和郝教授分别从大历史和体育史的角度讲述了各自对历史的见解与思考,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史学”对话,由此揭开了新学期体育史研究所学术沙龙活动的序幕。本次沙龙也是接续上学期最后一次沙龙的内容。上学期的“大历史与体育史”对话中,陈教授从时、空及思想3个角度进行了讨论,认为体育史与大历史几无差异。本次沙龙陈教授主要讨论了“大历史理论与体育理论”、“大历史研究方法与体育史研究方法”。他首先指出,大历史和体育史都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载体。接着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历史理论:第一,历史本体论,历史即过去借助于现在,不断把将来转化为过去的存在,历史是无限的可能事件;第二,历史认识论,他认为靠史料、文本所反映的历史会被钉上价值的烙印,并非完整历史社会的呈现,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时除了本身的原始思想外,还会产生次生思想,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它受到个人的解释体系(包括经历、经验、价值观、知识结构、眼界开阔度、情感等)的影响,所以每个人解释的历史也就不一样,我们可以去解释,但却不能下定论;第三,历史方法论,他指出,研究历史的方法体系即是在史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要具备一定的史才、史学、史识,分析和研究历史的能力才能逐步提升,等等;陈教授还指出:从大的方面来讲,体育史的研究法应遵循“大历史”研究方法,并用丰富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如何在研究中“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还提醒在座的师生,研究当中应注重“综合与分析”、“抽象与具体”“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行文要注意段落意群之间的“平滑地转拐”,同时强调了要学会“学术化且优美”的历史书写与表达方式。

郝教授围绕陈教授的观点表达他的看法:他认为陈教授所讲的历史学研究应该遵循历史逻辑及因果关系来进行分析考证,是纵向研究分析历史的模式。他认为历史学的研究还有一种横向的研究模式就是黄仁宇所讲的“大历史观”,用大历史的框架去建构它,用大历史观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它。从世界史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把中国历史置身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序列中来进行分析思考。体育史的研究同样也遵循这样的逻辑,使其置身于世界历史的范畴中思考未来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某个体育思想、体育事件、体育文物的历史解读要遵循陈教授所讲刘知几的“史学三长”。其后,郝教授以比较体育与历史的本质及其价值功能为切入点,阐述了体育史与母学科历史的差异,认为体育史研究的个性特征是历史学不能完全涵盖的,是对母学科历史学研究的一种补充和丰富。他同时还指出,有些体育史研究的对象是考古学和新闻学也不能覆盖的,而这些恰恰就是体育史研究者要做的事情。他还强调,体育史研究不仅要解决基础的理论问题,而且应对今后的体育事业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本期沙龙,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思想深度,在场的每位听众均感受益匪浅。

(2015级研究生张威威)

附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