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告通知 > 正文

体育史研究所《体育史》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课程归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管理。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前身为建于1962年的体育史研究室,1984年经原国家体委批准建所,现为国内目前唯一专门从事体育史研究的机构。课程在本校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开创期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教学与研究的源头可追溯至建校初,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2年—1943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当时在我国近代著名体育学者程登科先生直接指导下,学校就开展了体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开设了世界体育史课程,程登科曾亲自撰写了《世界体育史纲要》。学校于1943年迁址成都,1950年被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4年,在全国大区布局的背景下,学校全建制转为全国六大体育学院之一,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育史研究与教学同样如此。为总结解放以来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经验及适应开展国际体育史研究交往的需要,根据国家体委的意见,1962年,学校以李季芳、孙仲达、董时恒和中国首位留美体育学博士张咏等知名学者为主成立了“体育史研究室”,开始了进行系统的中外体育史研究,并很快整理、编撰与翻译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成为国内体育史研究领域公认的“领头雁”。在展开研究的同时,体育史研究室积极将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中,在体育系开设体育史选修课。这是我校体育史课程建设的初始阶段,虽带有探索、酝酿性质,教学形式以“专题讲座”出现,教材也多是“讲授提纲”、“讲义”、“讲稿”等,但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仅在我校而且在国内体育史教学中起到了开启山林之功,也是本课程后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2.成熟期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体育史研究的兴盛时期。鉴于所取得的成就与影响,经由国家体委批准,1984年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室升格为体育史研究所,在中外体育史、奥林匹克研究、民族体育研究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体育史被评为国家体委重点学科。在良好的氛围中,体育史课程亦得到了长足发展,课程地位逐步提高,由选修课发展成为专业必修课,并确立了体育史教学与科研在国内的引领地位,体现为:率先推出了国内第一本独创体系的体育史教材——《体育史》(周西宽主编),这一教材成为后来全国体院系统“优选”教材的蓝本。1989年该教材得到进一步修订,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被确立为全国体育院校的通用教材。1987年后各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相继开始正式招生,为适应运动训练专业的特点,本课程教师组织编写了《竞技运动史》(颜沼泸主编),该教材于1990年正式出版,亦被列为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并于1995年获得第3届国家体委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造就了一批知名体育史专家。本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在这一阶段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李季芳、周西宽两位教授先后成为第二届、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周西宽教授同时为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并担任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成为我国首位体育史博士生导师,一批青年学者也迅速崭露头角,在国内体育史学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率先开始招收攻读体育史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并于1981、1985年承办了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共同组织的全国高校体育史师资培训班;1984、1986年举办了国家体委委托的全国体育文史干部培训班,为全国体育史教学及研究培养了大批人才。

体育史课程的优势辐射到了体育美学、体育哲学等多门新兴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体育史课程任课教师为主体的成都体育学院教师编著推出的“现代体育科学丛书”(20本,周西宽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学术品味高,观点新颖,对推动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深化改革期

1998年以来,随着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本校的学科、专业布局与办学理念得以更新,体育史课程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一是适时调整了课程定位。突破了体育史仅为体育类专业必修课的局限,从加强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提高其全面素质,培养学生有效应对复杂社会、增强其适应性,体现学院“体文结合”办学特色的高度来认识课程的重要地位,明确了体育史为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的定位。二是加速体育史理论研究转型。以现任课程负责人、体育史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及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导师郝勤教授为引领,本课程教学团队,秉承优良传统,开拓创新,围绕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需解决的一系列基础问题展开研究,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其中国家级、国家体育总局重点项目各1项。这些研究为增强体育史课程的时代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三是根据定位,加大了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结合研究成果修订了教材,本课程负责人郝勤任主编,课程任课教师为骨干,主持编写的《体育史》(2006年版)被列为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同时也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整体结构不断优化,更能适应课程发展之需。

本课程于2007年被批准为成都体育学院精品课程,2008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无论是世界体育还是中国体育,都不可能是“横空出世”的。现代体育能发展到今天必然有其自身的历史积累、演进、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学习与了解,是认识与把握体育发展规律的基础,正如学哲学的必须学习哲学史,学中文的不可能绕开文学史一样,体育史方面的素养应是体育专业人才合理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代,体育的发展已进入到科学化、理性化的阶段,缺少对体育历史的认知,将难以全面把握与深刻认识体育的本质,体育史课程应在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体育史课程必将有更美好的发展前景。具体到我校,在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推动下,我校在办学上更加关注自身特色的彰显与坚守,全方位加大了对体育史这一特色学科的支持力度,我们坚信体育史课程必将会在良好氛围中跃上新的高度。

附件

    相关文章